第七十七章 擒王(三更)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加书签

《儒道至圣》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白书xiaobaishu.cc

《与子同袍》写完,立刻燃烧。

之前别人写的《与子同袍》是化为光点落入众人身体,但这次却不一样。

整首诗突然化为一团白光,白光凝聚成一片战场,战场内光影闪烁,正是周宣王时期的士兵跟妖蛮大战的场面。

这团白光散发着强大的感染力,在场的所有人的情绪都被白光内的场面所影响,随后白光破碎,化为一件件透明的盔甲飞到众人身上,让所有人从脖子到脚都有一层透明的铠甲。

方运还是第一次看到诗魂战诗,伸手一摸透明的盔甲,冰凉光滑,而且这套铠甲的防护能力还要超过全身重铠,但只能维持半个小时。

王先生毕竟是举人,写诗词引发的才气震动立刻平息,接着依次写出振奋诗和举人才能用的强兵诗《兵戈颂》,让所有士兵的武器更具杀伤力,杀妖民更加容易,但杀妖兵若是不能伤到要害,伤害仍然有限。

之后王先生写了一首疾行诗,把笔墨给方运。

“先生您不用?”方运问。

“妖将不会给我写字的时间,我只能利用出口成章来对付它,你们留着用。马渊,你负责指挥,一定要在我们赶回来前守住!”王先生说完脚下生风,以极快的速度往山上冲去。

众人结阵准备好,不多时,就看到前面上百头妖族压了过来,有近两人高的直立熊妖,有到人肩膀高的斑斓虎妖,有足有五六丈长的蛇妖,它吐出的舌芯子比人的手臂还长。

这里面至少有三十头妖兵,就算是一个举人杀这些妖族都有些吃力,跟何况这些小秀才。

“不要怕!我们能守住!”

“对,我们有纸上谈兵!”

突然,一只绿色的鸟扇动着翅膀扑棱棱地落在一头虎妖的头顶。

马渊面色大变,急忙捂耳朵,叫道:“不好!是鸣奇!鸣奇迷声,马上跑……”

不等他说完,那只鸣奇鸟妖开始在虎妖头上叫起来,它的声音婉转动听,如泣如诉。

方运看到,所有的士兵手脚无力,接连倒在地上,而童生好一些,勉强能拿住武器。

秀才们明明想要握笔去写《荆轲刺秦歌》,可手却一直抖,怎么也写不出完整的字,难以纸上谈兵,而且头脑有些迷糊,连逃跑的想法都没有。

马渊就算捂着耳朵也没用。

方运自然知道鸣奇妖鸟的大名,这种妖鸟可以说是人族克星,最强的妖王鸣奇一叫,能让大儒之下的所有读书人心神摇动,难以纸上谈兵甚至出口成章,只能勉强使用唇枪舌剑。

唯一能抵抗这鸣奇叫声的,唯有文胆。

可这只鸣奇鸟是妖兵的层次,相当于人类的秀才,秀才根本不可能有文胆,导致几乎所有人无法战斗。

无论是普通士兵、童生还是秀才,全都露出绝望之色,万万没想到把鸣奇招了过来。

那些妖族个个笑起来,甚至还笑着用妖语交谈,完全把这些人当成美食。

听到妖族的语言,方运和几个秀才恍然大悟,因为昨日杀的妖族太多,所以附近的两个妖将联手布局,把三个举人引走,然后让鸣奇趁机带着妖兵妖民杀过来。

但是,方运有文胆。

方运深吸一口气,毫无畏惧地正视前方百妖,高声诵读《论语述而》中的内容,几乎一字一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方运为救同袍而不顾妖族会先杀他,乃舍身之举,不仅引得体内才气,文胆也被他的精神所带动,形成一股奇异的力量向四面八方传播。

圣人之语、方运之声、才气、文胆和天地元气共鸣,最后让方运说出的话里竟然带着犹如洪钟般的声音,震得所有妖族耳朵生疼,所有妖族目露惊恐,想起传说中人族大儒的浩然正气,那是天生克制它们的力量,吓得连连后退。

鸣奇妖鸟叫了几声后,突然开始沙哑,最后突然彻底叫不出来,干张着嘴扑腾翅膀,在虎妖头上急得又蹦又跳。

在方运说完“怪、力、乱、神”四个字后,所有人都彻底脱离鸣奇的控制,连孔子都不说怪异、暴力、变乱和鬼神,区区鸣奇鸟也敢放肆?

清醒的众人迅速重新整备,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看了方运一眼或几眼,被方运这突如其来的力量震慑和感激。

人人都知道,那些有浩然正气的大学士、大儒一语出而浩然正气勃发,所以哪怕大儒随便诵读一本众圣经典,都能把大妖之下的妖蛮逼开。

可是,众人不明白一个“圣前童生”怎会有如此力量?难道这人心中真的有强大的信念和正气?这比倒背如流《论语》更加让人震撼。

所有人压下心中的念头,望向众妖,一百多头妖族虽然被暂时震慑,可最多十几息就会扑上来。

没有一个人有信心战胜这一百多妖族。

再强的秀才战诗也杀不了这么多妖族,秀才终究是基础文位,这个层次的力量不可能写成《大风歌》或《沧浪行.

沧浪行》之类大范围的攻击战诗,因为才气不够,哪怕亚圣在秀才的时候也做不到。

一个举人在这里能杀光这些妖族,但十五个院生秀才不行。

杀敌诗不行,强兵诗可以,虽然在此之前圣元大陆没有秀才强兵诗。

方运想起一首完全可以做强兵诗的古诗,低头拿起荡妖笔。

马渊伸手向方运道:“借我荡妖笔,我要杀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永恒之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白书xiaoba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儒道至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白书只为原作者永恒之火的小说《儒道至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永恒之火并收藏《儒道至圣》最新章节。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消耗寿元灌注武学,可无限进行推演。沈仪凡人之躯,寿数不过百年,所幸可以通过斩杀妖魔获取对方剩余寿元。在邪祟遍地的乱世中亮出长刀,让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灵肝胆俱裂!从【鹰爪功】到【八荒裂天手】,从【伏魔拳】到【金身镇狱法相】!沈仪偶尔也会沉思,这寿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听闻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内坐满了千真万圣,任何一位都曾经历无尽岁月。此番踏天而来,只为向诸仙借个百万年,以

陆月十九 连载 8万字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一款‘神话’游戏突然风靡全球,人们试玩后,惊讶的发现,这款游戏里的武功能带回现实!于是,神话游戏彻底火了!丁凌也因此加入了神话游戏大军里面,但他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拥有一个跟自我绑定的‘神功自动满级’外挂!任何武功一学就会,一会就满级!自此,丁凌的崛起势不可挡!其他玩家还在苦哈哈的拜师打基本功的时候,他已经是三国世界第一战将;玩家们还在门派里学习剑法,内功时,他已经把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九阳

李诸天 连载 795万字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原初世界的无数文明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每一个文明降临原初之时,受到原初法则的影响,将会诞生少量蕴含着法则的至宝。每一位获得至宝的幸运儿,有五成概率晋升“尊者”,成为本文明的领袖级战力。更有幸运逆天之人,获得两件至宝,成长为威震十几个世界群的顶级强者。不过。杨凡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至宝而已,不是有手就能捡吗?我做了几个梦,轻松捡到了五件。”

竹围月色 连载 164万字

人道至尊
人道至尊

自盘古开天,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人为天地灵长……此时正值三皇中的人皇末期,五帝未定,人族也不是天地灵长。这里是莽苍荒蛮的时代,妖神、邪神、天神,诸神林立,妖魔、邪魔、天魔,群魔乱舞;万族并存,野蛮生长,统治天下,而人皇已老,人族弱小,被当成祭牲和食粮……这不是洪荒,而是狂野奔放的蛮荒!回归中国古典神话,书写人族逆袭的蛮荒传奇,敬请阅读《人道至尊》!

宅猪 连载 728万字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关于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李青穿越明初,机缘巧合下拜张邋遢为师,一直过着清闲日子。恰逢马皇后病重,御医束手无策,朱元璋为治好马皇后,派锦衣卫寻找仙人张邋遢。无良师父率先跑路,李青被锦衣卫逮个正着,只能硬着头皮进宫为大明皇后治病,至此开启了他的大明之旅。他曾经历洪武一朝的血雨腥风,也曾卷入靖难之役的残酷战争。他看过永乐万国来朝的风华,也见过仁宣之治的繁荣盛世。他曾做过锦衣卫,也曾入阁拜相。

青红 连载 389万字

猎命人
猎命人

神魔朝廷,气运崩毁。武林夺兵部,魔门掌刑部,邪派据户部,地府执工部,妖族窃州府。金銮殿中,满堂朱紫,妖魔傀怪;衮衮诸公,魑魅魍魉。命术师李清闲铸命府,钓命星,探诡地,入命戏,布大势局。

永恒之火 玄幻 连载

武道登神
武道登神

万界战争爆发,一场意外导致蓝星人类战败。战败之族,文明降级;战败之地,不受庇护。各界磨刀霍霍,大军压境。危急时刻,文明裁决者发现,龙之国大地湾遗址存在约8000年前的16个刻符实物,辅以6700年前的半坡陶文实物和后续完整传承,文明未绝,符合“古文明保护”标准。于是,蓝星形成五十年的“古文明庇护”,万界大军暂时无法全面入侵。科技文明降级,热兵器锁死,联合国投票选择新的文明方向。大多数国家将人类的未

永恒之火 玄幻 连载

众神世界
众神世界

世界中心的奥林波斯山上,众神之王宙斯紧握雷霆之矛,笑看诸界。他的面前,众神如林。北方的白银之厅,至高王座上的奥丁手持天界之枪,俯视世间。他的眼中,无尽风雪。南方的尼罗河畔,掌舵太阳船的阿蒙拉,目光落在爱琴海上。他的脚下,枯骨如山。两河之地,万王之王马尔杜克,西望天下。他的英雄王吉尔伽美什背负神谕远征希腊,战船如海。柏拉图学院中,一个叫苏业的年轻人,步上群山,登临绝巅。

永恒之火 玄幻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3 21: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