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紫铜钥匙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白书xiaobaishu.cc

代城西南有三过坊,坊中塞笳里的东侧有一片占地极广的恢宏建筑,这里就是故平原君赵胜的别居。他的长子赵恒现在就定居于此。

平原君病逝之后,府中三千门客剑士大都改换门庭,另投明主,留下来追随公子恒的不过数百人而已。二十年弹指一挥,公子恒远离庙堂避居代北,无怨无悔追随而来的不过百二十人。这百二十人的忠诚经过了漫长时间的考验,某种程度上算是平原君显赫一生的最后荣光,但这最后荣光也即将灰飞烟灭,平原君一脉就要成为历史。

公子恒站在高楼之上,俯视着这片曾经寄托着无数梦想的园林,黯然魂伤。

几百年来,一代代的“士”用它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曾几何时,“士”的忠诚也留下了催人泪下的千古绝唱,然而,赵魏寒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士”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把肮脏的“利”放到了圣坛顶礼膜拜。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里,一代代的“士”肆意践踏忠诚,他们高声唱诵着理想和事业,用这块华丽的遮羞布掩盖自己对“利”的贪婪追求,用他们留在历史上的灿烂辉煌来歌唱“利”的至高无上。

私利也罢,公利也罢,只要把它们放到崇高的理想里,肮脏就变成了圣洁,卑鄙就变成了高尚,“利”随即成为历史公正与否的最后裁决者。

大争之世,争的是疆土,争的是功名,争的是利,无论谎言如何华丽,都无法掩盖这最后的肮脏。

公子恒仰天长叹,缓缓闭上了眼睛,心里掠过阵阵痛楚。我的王国,我的嬴姓赵氏,你还有生存的希望吗?

楼梯上响起脚步之声。公子恒稳定了一下情绪,慢慢走到席上坐下。

家老带着卓家少主卓晃走了进来。家老随即告退。卓晃恭敬施礼,然后微微躬身站立一旁,静待公子恒问话。

卓晃年近四十,身躯高大,肚腩凸起,白白胖胖的一张脸,一双眼睛晦暗无光,眼袋肿大,给人一种精枯气竭的颓废样子。

公子恒看了他一眼,目光下垂,盯着案几上的一封羊皮书信,久久无语。这是李牧刚刚派人送来的密信。事情有了变化,张良为了促成燕赵结盟,决意帮助李牧,如此刺杀行动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李牧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最佳方案,同时刺杀两个人。

公子隆这个国相对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良明确告诉李牧,黑冰武士在暗处秘密保护公子隆,刺杀难度非常大,他希望李牧在实施刺杀之前,最好能把代北的黑冰武士解决掉,否则刺杀行动极有可能失败。为此,李牧请公子恒出手相助。

平原君在世的时候,赵国秘兵一直控制在平原君手上,赵国黑衣武士的名气一度很大,隐约凌驾于其它六国秘兵之上。平原君一死,树倒猢狲散,而接手黑衣的公子恒也没有大智慧,结果导致赵国秘兵迅衰落。随着邯郸朝争不断,公子恒主动退避代北,赵国黑衣随即为郭开所控制,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力量依旧控制在公子恒手上,这也是邯郸忌惮公子恒的原因之一。毕竟这股力量对邯郸很重要,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上次李牧设下陷阱诱捕黑冰,就是公子恒帮的忙。这次帮忙让公子恒损失较大,现在李牧再次求助于公子恒,一方面是想捕杀更多的黑冰,另一方面则是想得到公子恒手上的这股力量。公子恒的一帮儿孙如今都在代北,全部退出了朝堂,如果公子恒死了,平原君一脉再无杰出人才可以掌控这股力量,所以李牧也不客气,向公子恒做出了明显的暗示。

公子恒想到李牧那张盛气凌人的脸,想到他那骄横跋扈的性格,暗自苦叹。这股力量给了李牧,邯郸哪里还有安宁之日?

“回家了?”公子恒忽然问道。

“昨天下午回家的。”卓晃恭敬地回道。

“最近有什么打算?”

“最近代北局势紧张,除了继续给代北军运送粮草辎重外,其它事情暂时全部停下。”

“你父亲有消息吗?”

“他在咸阳,来信说正在渭水河南岸一带买地建屋,恐怕要到年底才能回来。”

公子恒微微点头,抚须说道:“今天叫你来,是要托付一个人给你。”迟了片刻,他又补了一句,“也是托付给你卓家。”

“万死不辞。”卓晃神色不变,但那双晦暗的眼睛里却突然闪过一丝精光。

公子恒从案几上拿过一根泥封铜管,郑重说道:“拜托了。”

卓晃撩衣跪下,伸手接过铜管,然后匍伏在地行了个大礼,一路倒退了出去。

卓晃坐着轺车刚刚离开,公主赵仪就在西门老爹的陪同下赶了过来。

还是在高楼之上,公子恒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唯一变化的就是案几上摆着一个黑色布衣包裹的盒子。

公子恒冲着西门老爹笑了笑,把案几上的盒子推了过去。西门老爹蹲居几旁,解开布衣,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法,轻易便打开了铁盒。

铁盒里只有一把紫铜钥匙。

西门老爹霍然色变,两道白眉顿时紧缩,眼睛里更是射出凌厉寒光,“李牧要动手了?”

公子恒没有说话,从盒子里拿过紫铜钥匙递给了疑惑不解的赵仪,“这把钥匙,以后就归你保管。”

赵仪把钥匙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好奇地问道:“大父,这是哪里的钥匙?”

“这是黑衣之钥。”

赵仪大吃一惊,玉脸霎时雪白,樱唇颤抖,半天才挤出一句话,“大父,为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言趣阁】《霸总带娃日常》《福晋来自末世[清穿]》《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在北宋当陪房》《了了》《万亿军火之王》《从行星总督开始》《欢迎来到诡诞游戏

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白书xiaoba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白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重开吧!蜘蛛侠!
重开吧!蜘蛛侠!

一代蜘蛛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二代蜘蛛侠:“英雄总是孤独的。”三代蜘蛛侠:“家父钢铁侠!”某宇宙蜘蛛侠:“这局又崩了,重开!重开!”夏洛穿越漫威多元宇宙,幸运的成为了该宇宙的蜘蛛侠。但他也有诸多不幸。他没有一代蜘蛛侠逼停列车的超级力量。也没有二代蜘蛛侠堪比电光的反应速度。更没有三代蜘蛛侠的黑科技纳米战衣。各项属性都远低于其他宇宙的蜘蛛侠,可这个世界的各路反派却强到离谱。打不过,根本打不过!好

会魔法的猫咪 连载 54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风月 连载 94万字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人山为仙,我在山中,所以我成了仙!”——————————————————顾元清亲王府庶子,本想背靠大树,躺平做个富家翁,谁想成人分封开府之宴,顾王世孙误将皇室公主掠来作为贺礼……被囚禁深山,好在有系统开启,得天赋、悟性加持,步入长生之路。四年后,大乾皇帝带来一幼童:“待我殡天,他为大乾天子。”二十年后,身穿龙袍的青年来到山中:“父亲,乾坤已定,你可以下山了……”五百年后,大乾子民指着仙气缭绕,耸

孤独枫 连载 160万字

天启预报
天启预报

“我想要挨一顿毒打……”——灾厄之剑、旧世界守墓人、调律师、最后的天国捍卫者、二十四个毁灭因素之一、淮海路小佩奇、深渊烈日、最终的地狱之王:槐诗。.某一天,穷困潦倒的槐诗忽然发现自己捡来的金手指终于能用了……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赚钱和苟命,他一不小心踏入了这个危险世界。现境之外的边境,日常之后的异常。天文会,绿日、黄金黎明、存世余孽与诸界天敌……究竟是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那么,

风月 连载 1012万字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2002年,沈青叶大学毕业,成了平江市刑侦支队的一名文职女警。文职警工作清闲,日常安稳,是养老的不二之选。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带到了一起凶案现场。经过现场调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正欲传唤,沈青叶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尖细的哭喊:【凶手不是林晓峰!是李大志!是楼上那个王八蛋!】沈青叶神色一顿,目光慢慢落到了门外那一脸敦厚老实的男人身上……从此之后——雨夜连环杀人案、公园分尸案、杀夫案等重大案件以前

长缨止戈 连载 49万字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

猛子 其他 连载

大宋帝国风云录
大宋帝国风云录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史天空上的众星。岳飞,宗泽,李纲,金兀术,耶律大石,秦桧,这些在李虎父亲故事里流传的人物,悉数登上时

猛子 其他 连载

大隋帝国风云
大隋帝国风云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全国有户约890万,口约4600万。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全国户数不足300万,其中黄河下游地区直到贞观中期户数(以河北、河南和山东三地郡县为准)还不到70万,约为隋大业初年此三地所统计户数470万的七分之一。自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人王薄聚众起义高举反隋大旗开始,到武德末年李唐大军平息中土战乱为止,十五年间,中土大约有600万户3000万人死于战乱,而

猛子 其他 连载

战隋
战隋

大隋王朝为何骤然败亡?隋炀帝是不是昏君?山东义军为何蜂拥而起?张须陀为何不能力挽狂澜?李密崛起中原,在鼎盛之期,为何突然陨落?群雄争霸,最后胜出者,为何是李唐?一切秘密,尽在《战隋》。

猛子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01 12: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