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中医脉诊奥秘:三部九候,阴阳平衡,洞察健康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澄明之路 加书签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白书xiaobaishu.cc

原文: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

“脉有三部”,指的是中医诊脉时通常将脉象分为三部,即寸、关、尺。这三部分别对应着人体上、中、下三焦的不同脏腑功能区域,通过诊察这三部的脉象,可以大致判断人体内脏腑的病变情况。

“阴阳相乘”,则是中医阴阳学说在脉象上的体现。阴阳相乘,可以理解为阴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往往预示着人体生理机能的紊乱或疾病的产生。在脉象上,阴阳相乘可能表现为脉象的浮沉、迟速、滑涩等变化。

“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这里的“荣卫”指的是中医理论中的营气和卫气。营气主内,滋养脏腑;卫气主外,护卫肌表。血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荣卫血气调和时,人体健康;当它们失衡时,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这句话描述了人体呼吸与津液流通的关系。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人体能够吸入清气、排出浊气,从而维持生命活动。同时,呼吸的节律也影响着津液的流通和分布,使得人体内部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随时动作,效象形容”,这句话则强调了人体脉象与外在环境及人体活动状态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的脉象会随着时间、气候、情绪以及身体活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像是大自然的万物一样,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原文: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这句话其实是中医脉诊中对四季脉象特征的一种形象描述,同时也反映了脉象在不同时间、不同体质下的复杂变化。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这是指春季脉象多弦,象征着春季万物初生、生机勃勃,人体肝气也相应升发,脉象呈现弦紧有力;秋季脉象多浮,与秋季气候干燥、肺气宣发相应,脉象浮而轻取可得;冬季脉象多沉,因为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藏,脉象深沉有力,以应冬藏之气;夏季脉象多洪,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散,脉象洪大而有力,反映了夏季气血充盛的状态。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这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象,可以判断其体质、病情及预后。脉象的大小,即脉的宽窄、强弱,与人体气血的盛衰、阴阳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

“一时之间,变无经常”,这句话强调了脉象的瞬息万变,即使是同一人,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时刻,脉象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变化。

“尺寸参差,或短或长”,这里的“尺寸”指的是寸口脉的寸部和尺部,寸部主上焦,尺部主下焦。脉象的参差、长短,反映了人体上下焦气血的盛衰、阴阳的平衡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的强弱。

“上下乖错,或存或亡”,这句话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脉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脉象的上下乖错,意味着人体上下焦气血的失调,或脏腑功能的紊乱。而“或存或亡”,则形象地表达了脉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如脉象的突然消失或极度亢进,往往预示着病情的危重或预后不良。

原文: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你描述的这段文字,似乎是在探讨疾病变化与脉象诊断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中医脉诊中对于脉象理解的深刻性。

“病辙改易,进退低昂”,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疾病进程的复杂多变,如同车轮行驶留下的辙迹,时而曲折,时而起伏。疾病的发展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就给医生的诊断带来了挑战。

“心迷意惑,动失纪纲”,则是说在面对疾病的复杂变化时,如果医生不能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就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甚至在治疗过程中失去方向和原则。这强调了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需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愿为俱陈,令得分明”,表达了提问者希望医生能够详细阐述疾病与脉象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这一医学奥秘。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这句话是老师的回答,它指出了提问者所问的问题正是医学之道的根本所在。脉有三部,即寸、关、尺,这是中医脉诊的基础。通过诊察这三部的脉象,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运行状况,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程度。荣卫流行,指的是营气和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它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失衡铨,则强调了脉象的平衡与协调,这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中医脉诊的深奥与精妙,也强调了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需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疾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深入探究其本质,才能找到治疗的关键。

原文: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这段描述,其实是中医脉诊中对五脏脉象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精炼概括。它蕴含了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以及通过脉象诊断疾病的独特智慧。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这句话描述了五脏对应脉象的基本特征。肾脏对应脉沉,沉脉主里,反映了肾脏深藏不露、主藏精气的特性;心脏对应脉洪,洪脉宽大有力,象征着心脏主血脉、推动血液循环的强大功能;肺脏对应脉浮,浮脉轻取即得,与肺脏主宣发、位居上焦的特点相符;肝脏对应脉弦,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反映了肝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性。这些脉象特征,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自经常,不失铢分”,这句话强调了上述脉象特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正常情况下,五脏对应的脉象特征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像秤砣的重量一样精确无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脉象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会偏离其基本特征太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澄明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白书xiaoba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白书只为原作者澄明之路的小说《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澄明之路并收藏《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
妻心似刀
妻心似刀

一次酒后归家,妻子的丝袜上居然

翩然烟雨中 连载 176万字

重生七零末
重生七零末

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周身全是极品,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想扑倒他,占有他,蹂躏他,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

糖兜 连载 180万字

漩涡
漩涡

spanstyle=color:#7f7f7f晋江vip2013-10-08完结,总书评数3688当前被收藏数2777/span一张光盘,一场绑架,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人人都向往美好,如阳光、正义。可偏偏有那么一个人,与一切美好无关,他能让你濒临死亡,也能把你宠到天上,用他独有的强硬和温柔告诉你,你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接受。spanstyle=

刘小寐 连载 21万字

我以狐仙镇百鬼
我以狐仙镇百鬼

我出生那天,在我家院子周围落下了十九道雷,有个算命先生说,我是天生妖胎,一生命犯十八劫,不是别人死就是我死,结果那算命先生在我出生第一天就应了我的劫,抱着我刚出了村口就突然暴毙!

紫梦游龙 连载 765万字

影视世界从曾少年开始
影视世界从曾少年开始

许易在得到穿越诸天影视的机会后,开启了一段传奇故事,而这一切要从曾少年开始。世界:曾少年、天下无贼、乔家的儿女、莫斯科行动、跑女战国行……

不吃白菜的龙 连载 30万字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分为和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影响深远,被尊为“医家之宗”。构建了中医学的多个重......

澄明之路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5-02 2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