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白书xiaobaishu.cc

第2章

臣死谏!

李景隆的心里变得火热起来。

统兵五十万,成就大明战神之威名啊!

这是自己那强横无比的父亲,以及那众多能打的,淮西叔叔伯伯们都没有达成的成就!

历朝历代,能被冠上相似名号的人,无一不是威名赫赫,战功彪炳之辈。

如杀神白起,兵仙韩信,军神李靖……

大明极其能打的开平王常遇春,大将军徐达,都没有获得这等称号。

结果自己,却能成就大明战神之名?

这可真的是强爷胜祖了!

这等事情,只是这般想想,就让李景隆为之激动到颤栗!

这要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梅殷看到这李景隆的神色反应,心中一愣。

这大侄子……不会当真了吧?

他所理解的大明战神,和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可是两码事!

他若是知道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还能不能这样激动。

就在梅殷有些纠结,自己要不要在临死之前,给李景隆解释一下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却接着响了起来。

梅殷只得将这个想法暂时压住。

“韩国公最近从凤阳那里,给咱传来了消息。

说是中都城修建顺利,进度飞快。

城墙什么的都建造好了,等到秋日就能大体完工。

年节之前,肯定可以搬过去居住。

也就是说,这是咱们在这应天府紫禁城内,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

咱真正站住脚跟,就是从取下应天开始的,不过那是这里还叫集庆路。

在这里住了多年,一想起今年冬日就要搬走了,心里还挺舍不得。

就想着把大家伙喊到一起,趁着元宵节这个机会,好好聚聚,热闹热闹。

明年再过元宵,就要在中都了。”

朱元璋说着这些话,眼中也露出了一些唏嘘与不舍。

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与期待。

正如朱元璋方才所言,这应天府是他真正站稳脚跟的地方。

拿下了应天府,他才算是有了地盘,不再是流寇。

但对于在应天这里建都,他是真的不乐意。

因为纵观历史,在应天这里建都的王朝,就没有长命的。

都是短命王朝,还不完整,偏安一隅。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很快就灭亡,所以一直都在琢磨迁都的事。

再加上紫禁城根据刘伯温的选址,是将燕雀湖填了之后,在上面修建出来的。

到了此时,地基下陷,出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北面下沉,导致应天紫禁城北低南高。

再比如宫内的潮湿,尤其是到了夏季,潮湿闷热的厉害。

床底下都能长蘑菇,这说出来谁敢信?

当然,还有一个方面的考虑,则是北方被异族统治的太久,打南宋开始算,都丢了两百多年。

朱元璋虽然将北方都给收复了,但南北分裂太严重。

将都城迁往北方,可以更好弥合创伤,稳定北方。

一开始,他是准备迁都开封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翻个小白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白书xiaoba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白书只为原作者翻个小白眼的小说《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个小白眼并收藏《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节。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九耳猫 连载 46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6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白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2-28 04:01:09